据温房网综合报道: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人们愈发的关注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是否能够继续的稳健运行下去?
毕竟,根据Financial Post的数据,加拿大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在过去20年持续上升,从2005年的13%增至2025年的约19%,加拿大统计局的模型预测,50年后这一比例可能高达32%!

欧美等地养老金库存告急
在美国,2025年社会保障基金(美国版CPP)的受托人报告警示称,该基金可在2033年前支付100%的法定福利,但届时储备将耗尽,之后只能支付77%的福利,除非国会采取措施弥补资金缺口。
欧洲一些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因老龄化加剧而面临类似难题: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越来越多,而年轻缴费者不足,迫使政府调整移民政策以缓解社保系统压力。
加拿大的养老金还算稳当
与欧洲现收现付制不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是部分基金制,仅部分依赖当前缴费者。
加拿大养老金投资委员会(CPPIB)截至6月30日报告资产约$7.32万亿,本季度增长$1.7万亿,其中一半来自投资增值,另一半来自缴费超出发放金额。

联邦、省及地区财政部长每三年评估CPP健康状况,由首席精算师办公室审计。上一次评估在2022年12月提交国会,结论是:以现有缴费水平,CPP在未来75年内将保持财务可持续性。
这也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改革。当时CPP采用现收现付制,而1997年联邦与各省区达成一项重要改革协议,决定逐步提高缴费率,并将投资策略从低风险的政府债券转向涵盖公共及私人股权等回报更高的资产类别。
正是这一代人的未雨绸缪,为现在CPP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拿大暂不推迟退休年龄
尽管已经有人担心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的退休年龄可能受到影响,从而被推迟,但目前并无迹象显示将进行此类调整。
不过,早在2012年,联邦政府曾提议将另一项退休福利——老年保障金(OAS)的领取年龄从65岁逐步提高至67岁,原计划于2023年至2029年间分阶段实施。然而,该提案已于2016年被撤销。
与CPP不同,OAS的领取并不基于工作期间的缴费,而是取决于申请人在加拿大的居住年限。其资金并非来源于专门的投资积累,而是直接从政府税收中拨付,因此未来面临一定的财务压力风险。
为了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加拿大目前已对高收入退休人群实施收入测评,并征收相应的养老金回收税。

世界多国已因社保压力推迟退休年龄。今年早些时候,丹麦宣布将退休年龄从现行67岁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68岁、2035年的69岁、2040年的70岁,适用于1971年后出生、明年满55岁的人群。
尽管推迟退休年龄在年轻选民中不受欢迎,但随着寿命延长、纳税人减少、退休者增多,改革趋势难以避免。
CPP与OAS,仍需个人储蓄补充
2025年,CPP最高退休金从60岁的每年$1.1万元到70岁的$2.44万元不等。
若提前领取,金额会相应降低。65岁时的最高养老金为每年$1.71万元,但实际平均领取金额仅为约$1.01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参保人在工作期间未能持续按最高缴费基数缴纳。
CPP在计算养老金时设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扣除因育儿导致的低收入或零收入年份。
此外,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的社会保障协议,移民也可将在海外缴纳的养老保险年限用于增加其在CPP或老年保障金(OAS)中的权益。
自2019年起实施的CPP增强计划,将在未来逐步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同时相应增加缴费率,确保计划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
总体来看,CPP相较于许多国家的养老金体系更为稳健;而OAS则因其非缴费性质,资金来源更为脆弱,未来仍将持续对联邦财政构成压力。
不过,仅靠CPP和OAS仍难以满足大多数加拿大人的退休生活需求。
即便将两项福利均推迟至70岁领取并获取最高额度,每月合计金额也仅略高于$3000元。因此,加拿大人仍需积极储蓄,但至少无需担心CPP的稳定性——它或许不够丰厚,却并非岌岌可危。
来源:温房网综合金融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