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报道:最近翻看本地论坛和社交媒体,真是越看越心慌——温哥华餐饮食品的安全问题简直触目惊心,从奶茶店到大超市,从早茶到高级餐厅,乱象此起彼伏。
原本以为加拿大的监管很靠谱,现在只能感叹:吃饭靠勇气,吃前先祈祷,吃后备医保卡。

网红奶茶店:虫子先喝一口
近日,有网友发帖吐槽,列治文某家网红奶茶店的卫生状况实在让人下头。刚进店,他就发现不少小飞虫在店内盘旋,门口和点单台附近都有。
起初没太在意,直到看见奶茶杯里也落了小虫,不仔细看,还真可能把它误当成奶油上的碧根果碎。这经历让他下定决心,短期内都不敢再光顾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下同)
不少网友在帖子下反映,店员做饮品时不绑头发、不戴帽子,有的还在柜台前修指甲,美甲几乎贴在杯口上,看着让人胃口全无。


早茶排骨里的“竹丝头发”
有网友在温哥华一家推车仔早茶店用餐时,点了一份排骨,刚夹起第一块就发现里面有一条黑色细丝,细长弯曲,看上去分明就是头发。

经理前来后,只瞥了一眼,便轻描淡写地断言那是“蒸笼的竹丝”,全程未有只言片语的道歉,只是径直将菜端走。整个处理过程,态度冷淡,做法敷衍。
梅菜扣肉里的牙签
还有顾客在某中餐厅点了份梅菜扣肉外卖,竟然在饭里吃出一根类似牙签的木条,差点被卡到喉咙。

鸡肉面线里的订书钉
本拿比一家人气餐厅也未能幸免。有顾客吐槽,吃面线直到最后一口,竟咬到硬物,吐出来一看,赫然是一枚订书钉!

致电商家后,对方态度却十分敷衍,只不痛不痒地回了句:“哦,那下次来补你一碗新的。”
真正让顾客气愤的,已不是那枚订书钉,而是店家毫无歉意的冷漠态度。
饭团里的螺丝钉
还有顾客在大统华超市购买饭团时不幸“中招”。
她本想图个方便,买个现成饭团填填肚子,谁知一口下去,竟在饭团里咬出一颗螺丝钉!
由于当时不熟悉投诉流程,这位网友只好忍气吞声。如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万一真吞了下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连螺丝钉都能混进饭团里,这制作过程得有多马虎?
韩超海鲜:买的时候活的,蒸出来臭的
在列治文的H Mart,有顾客买海鲜时遇到了让人傻眼的情况。
购买时,海鲜看起来都活蹦乱跳,个别贝壳还在“吐沙”,价格也比别家贵几块,本以为品质会有保障。谁知拿回家一蒸——瞬间臭气弥漫,整个屋子都被难以形容的异味包围。

那味道复杂得惊人,腥味、腐臭味、恶臭混在一起,连垃圾袋都封不住。手上只要一碰就沾满气味,扔垃圾时都得捏着鼻子飞奔下楼。
光是看文字描述都让人头皮发麻,简直像一颗“生化炸弹”。万幸的是顾客没有吃下去,否则很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华超卖掺假的巨峰葡萄
最近,有两位网友先后发帖爆料,在两家不同的大统华超市,竟买到了“真假混卖”的巨峰葡萄。
乍一看外包装没什么异常,但打开一吃就明显不对劲——有的甜、有的酸,还有的涩得离谱。这到底是超市管理混乱,还是供应商在搞鬼,谁也说不清。

大肉虫午餐惊喜
最后这条直接封神。一位网友在UBC附近某食堂点了三道菜,竟在其中一道里发现了一条将近三厘米长的大肉虫。

店家对此态度敷衍了事,推说是食材问题,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评论区也有网友补刀说:“他们家卫生一直很差,以前吃过臭掉的羊肉串,从那以后再也没去过。”

纵观这些“避雷帖”,最令人气愤的已不仅是安全问题本身,更是店家们千篇一律的敷衍态度。
无论是饭团里的螺丝钉、恶臭扑鼻的海鲜,还是菜里的大肉虫,他们的第一反应几乎都不是道歉或追查原因,而是推诿、冷处理,或轻飘飘一句“下次补一份”。这种事后态度,才是真正浇灭消费者信任的原因。
出现问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压根没有改进的意愿。没有严格的卫生管理,没有到位的员工培训,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看得出,他们并非志在长久经营,不过是糊弄一单是一单。
食品安全本应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如今却仿佛成了“运气测试”。
希望这些接连翻车的案例,能真正引起大家的警惕,也让那些餐馆和超市清醒认识到:消费者的信任从不是理所当然,吃饭更不该是一场心惊胆战的“盲盒游戏”。
来源:温房网综合小红书, Vanpeople论坛
加国热点-itop366.com 加拿大新闻,温哥华新闻,多伦多新闻,蒙特利尔新闻,加国新闻,加国热点,加拿大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