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西周末综合报道:最近这几天,“加拿大全民基本收入”再一次闯进了大家的视野中,掀起热烈讨论!
“全民基本收入”这也算冷饭了,最近重新在朋友圈和微博炒起来,主要是因为有消息指出,加拿大参议院刚刚二读通过了这个Bill S-206,迈出第一小步!

不少网友纷纷感叹:加拿大该不会真的要迎来17岁以上每个月都有钱拿的日子了吧?!
但重点先放在前面,现在只是刚在参议院二读通过,不是说马上就发钱的地步。

话虽如此,这个法案确实也很重要,因为它可能会改变加拿大未来几十年的社会保障制度。
S-206号法案不是一部“马上发钱”的预算法,而是一个“框架法案”。
联邦政府必须先认真设计一套“全民可维生收入”的全国方案,要求财政部长在法案生效后的一年内,提供完整的计划和日程表。
也就是说加拿大必须先制定全国框架,定义什么叫“livable”(基本生存);厘清不同省份、不同生活成本要怎么算;规划每月大概发多少才算够加拿大人基本生活?
然后,规定哪些人能拿钱、怎么拿?
根据目前信息,如果真的通过,年满17岁、在加拿大居住的人才有资格拿,但不强调你是否在工作,也不强制你去找工作;且这笔钱要与现有福利(残障、医保等)“配套”,不能一刀切取消;
最终方案要提交国会、挂在财政部网站。以后每年都要写“执行情况报告”,接受公众和议员监督。
需要注意的是, S-206 只是要求“必须设计 & 计划实施”,想要真正发钱,还要参议院三读通过、众议院也要一轮:一读、二读、委员会、三读,最后还得看每年联邦预算里,真金白银怎么安排。
所以,现在谈发钱,还为时尚早。

与其他的低收补助不同,全民基本收入不是只有“穷到某个线以下”才有资格,而是“普遍适用”,通过税制回收高收入人群的部分;不强制你去“证明自己够惨”;少了官僚审批、资产调查,减少“福利羞耻感”。
最初提出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希望加拿大人能吃饱、交房租、看得起病、不至于因为失业或意外走投无路。

提出法案的参议员 Kim Pate 的逻辑是:与其搞一堆碎片化福利,不如给所有人一条“安全底线”,长期来看,贫困减少、健康改善、治安压力下降,社会成本反而更低。
但这个法案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钱从哪来?会不会把财政拖垮?
目前,S-206没写具体金额和税率,只是逼政府把账算清楚,拿出一个“全国统一方案”。

想要获得更多人支持,政府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每月发多少钱?是照着当地最低生活成本来?还是类似 CERB 那样统一标准?
钱从哪来?加税?提高高收入人群税率?砍掉部分旧福利项目,整合预算?还是引入财富税、碳税、数字税等新税种?
会不会推高通胀?一边给大家发钱,一边什么都不改,确实可能推高物价?
其实,加拿大不是没试过类似的方案。2017-19年,安省就搞过一次试点项目,对象是年满18–64岁、个人收入低于$34,000的人,每月最高可领$1,415、有健康问题的最高$1,915。
本来是计划发3年的,结果新政府上台后,18个月就掐断了。

后来研究发现,这短短一年多内,拿“国家工资”的加拿大人身体、心理健康明显改善;负债下降、吃得更好、住房更稳定。
更重要的是,就业率并没有大幅下降,很多人利用这笔钱去进修、换更好的工作。
支持者表示,基本收入既没养懒人,还让人更健康、更有安全感;但反对者说安省只是小规模实验,换成全国版,成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来源:加西周末综合
加国热点-itop366.com 加拿大新闻,温哥华新闻,多伦多新闻,蒙特利尔新闻,加国新闻,加国热点,加拿大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