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报道:加拿大央行九月份按预期将隔夜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市场普遍看好进一步降息。
但蒙特利尔银行(BMO)经济学家却泼了一盆冷水,他们警告说,降息太快可能会让刚刚稳定下来的房地产市场再次疯狂起来,重新点燃房地产泡沫。
现在的情况有多严峻呢?目前加拿大的实际利率只有0.6%,基本上等于没有。什么是实际利率?简单说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当隔夜利率是2.5%,通胀率是1.9%时,真正的利率其实微乎其微。
更要命的是,如果按央行更看重的核心通胀指标来算,情况更糟糕。八月份的数据显示,CPI-common是2.5%,CPI-trim达到3.0%,CPI-median更是高达3.1%。照这样算下来,实际利率已经是零或者负数了。
BMO的利率专家本杰明·赖茨(Benjamin Reitzes)一针见血地指出:”加拿大人对房地产的痴迷已经持续了至少二十年,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超低利率就像给市场加了火箭燃料。”
加拿大房价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确实敏感得惊人。过去二十年里,每次利率下降都会刺激大家疯狂借钱买房,房价自然水涨船高。
2020年疫情期间最夸张,利率几乎降到零,虽然人口增长停滞了,但借钱几乎不用成本,结果房屋销量和价格都飞涨。
但好景不长,当利率回到正常水平后,即使创纪录的人口增长也救不了楼市,房屋销量和价格都跌得很惨。
赖茨解释说:”利率正常化让市场重新清醒过来,价格里的大量泡沫都被挤了出来。”
问题是,央行现在面临一个两难选择。赖茨建议央行必须小心平衡,因为降息太猛可能会把好不容易取得的进展全部逆转,甚至重新刺激市场过度活跃,让投机行为死灰复燃。
BMO的警告很明确: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在实际负利率这里划条红线,甚至当名义利率降到”1字头”时就要踩刹车。
一旦利率跌破这个关键水平,很可能就会成为买家和投资者心理上的触发点。
“一旦回到实际负利率,或者名义利率进入1字头,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房地产狂欢,这绝对不是政策制定者想看到的,”赖茨警告说,这完全违背了谨慎的政策基调和政府的既定目标。
BMO承认,劳动力市场疲软和通胀放缓确实为降息提供了理由,但房地产风险应该成为央行降息幅度的限制因素。央行和政策制定者都得好好权衡重新吹起泡沫的风险。
降息虽然能带来短期缓解,但它们对房屋市场稳定性、未来的可负担性,以及整个经济的长期健康都构成威胁。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央行能否在刺激经济和防止房地产泡沫之间找到平衡点。
来源: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