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哥华港湾综合报道:特朗普最近宣布,H-1B工作签证的申请费用狂飙到10万美元,让美国企业吸引外国高科技人才成本暴增。
微妙时刻,中国8月推出的新政似乎刚好伸出了“橄榄枝”:全新推出的K字签证政策将于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旨在以“不设聘用门槛、延长停留期”的开放姿态,吸引全球青年科技人才。
消息一出,立刻引爆网络。环球时报等媒体的报道称,中国K字签证在印度引发高度关注。
不少印媒更激动地表示,这就是“中国版的H-1B”,中国正在向全球人才敞开大门”。
数据显示,印度受美国H-1B签证费用上涨的影响最大:印度人去年占美国H-1B签证核准者的71%,中国人则以11.7%位居第二。

“中国版H-1B”?
根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告,中国于8月14日宣布将推出K字签证,主要面向符合特定学历背景或科研经历的外国青年。
相较于现有的12类普通签证,K字签证灵活性更高,在允许入境次数、有效期及停留时长等方面均提供更大便利。
持证人入境后,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及创业、商务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申请K字签证无需国内雇主或机构出具邀请函。
也就是说,申请人可以在没有找到“接收方”的情况下直接赴华。

相对宽松的手续,被不少印度媒体称为“中国版H-1B”。美国版H-1B申请费用大幅提高后,印度媒体开始大肆报道中国的K字签证。
印度时报直接把K签证叫做“中国版H-1B”,说美国收紧门槛后,中国的大门正好打开。
还有印媒还打出了醒目的大标题:“美国混乱之际,中国以K字签证向全球人才敞开大门”。
被中国网友称为“甲亢姐”的印度第一邮报女主播Palki Sharma更是直接呼吁屏幕前的“人才们”:赶紧行动起来,立刻“打包去中国”!
印度人“用透签证”前科累累
这些新闻被转到国内平台后,评论区瞬间热闹了。微博、小红书、知乎上不少人担心:印度人是不是盯上中国了?会不会像在美国、加拿大那样,一拥而上,占掉原本属于本土青年的机会?

网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印度人在“用透”签证政策方面确实早有前科。在美国,他们占到H-1B获批人数的七成,甚至被批评造假“批量操作,一人多抽”。
在加拿大,技术移民和留学生甚至是难民群体里,印度人长期霸榜第一。2023年,印度留学生人数突破30万,占国际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移民项目印度人的占比更高达40%以上,印度也是去年加拿大新永久居民的最大来源国,占新移民的25%。
这几年,加拿大眼看着就一步一步地成了“印拿大”!在英国,印度留学生已经超过中国,PSW签证几乎成了他们的标配。
无论是工作签证还是留学通道,印度人总能在政策窗口一开时迅速大规模涌入。可以说,哪里有政策窗口,哪里就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

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和印度移民
印媒的疯狂炒作,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对此表示,K字签证还没开始落地执行,很多人的反对声就起来了,在全球经济情况不好、缺工作的情况下,很正常。
他说:“我相信,整个外交系统,中国驻世界各地的使领馆现在都听清楚了国内互联网上的担心,他们没有意愿放一群庸才进来,给就业本已紧张的中国社会添堵”。
胡锡进还表示,印度大学、科研机构不如中国,因此中国驻印度使领馆“原则上不能轻易给他们(印度)的毕业生发K字签证”。

胡锡进认为,到中国的外国人不是太多了,而是还不够,还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中国目前的签证有10多种,增加一个K字签证,专门针对外国青年才俊,几乎没有可能造成外国人入境中国的失控。”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回应过类似问题,表示中国欢迎全球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但具体细则请看驻外使领馆的后续公告。
纽约时报的报道也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吸引的外国人才以专家为主。作为全球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真正需要或想要的,或许不仅仅是更多优秀的青年,而是能够填补关键短板的顶尖专家。
对此,你怎么看呢?
来源:温哥华港湾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