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报道:究竟是孩子的安危重要,还是司机的隐私(电话号码)重要?Uber客服的回答,让一位大多地区的妈妈经历了一场“恐惧、愤怒、疯狂”交织的噩梦。据CBC News报道,上月,Julia和男友带着4个孩子去多伦多看猛龙队比赛。不巧车胎爆了,散场后,一行六人只能打车回家。
途中,Julia 5岁的女儿在最后一排沉沉睡去,直到车停在家门口也没有醒来。两个大人讨论决定,先把3个儿子和儿童座椅卸下来,最后再叫醒女儿下车。
不料,当Julia摆平3个儿子,折返时竟发现,街道上空荡荡的,那辆车早已扬长而去!
她身后,3个儿子发觉姐姐不见了,开始崩溃大哭。
“我们刚刚还在车里很大声地讨论怎么安排孩子们下车!他(司机)为什么要带走她?他要去哪里?”一瞬间,无数可怕的画面在Julia脑海中走马灯,她不敢再深想,颤抖着拨通了司机的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
原来,为了保护双方的隐私,Uber司机和乘客通过app联络时,通常使用虚拟号码隐藏真实号码,行程结束后该号码失效。
Julia用仅有的一丝理智,联系Uber客服寻求帮助,没想到对方竟拒绝帮忙联系司机,理由是不能透露司机的隐私!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警察来了也不好使!
911拗不过Uber 指南
多伦多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到现场,并致电Uber客服,表明身份,要求其提供司机电话号码。然而,客服依旧是铁板一块,搬出Uber应对执法机关配合要求的指南,要求警方填写紧急披露请求表格,通过公司的公共安全响应门户或电子邮件提交。
“我丢的不是一个钱包或者一部手机,我丢的是一个冬夜里熟睡的5岁孩子!”事情过去快一个月,回忆起那一晚Uber客服的荒唐态度,Julia仍不免激动咆哮。
好在多伦多警方通过其他方式锁定了司机的行动轨迹,历经一个半小时,在距离Julia一家下车地点约20公里的地方找到了女儿和司机。
警方发言人 StephanieSayer 证实,司机当时并不知道孩子在车里。但出于安全考虑,警方还是叫来了医护人员对女孩进行检查。
Julia至今难忘相见的那一幕,女儿坐在救护车里,她毫发无损,但显然受到了惊吓,哭得歇斯底里。
Uber称安全第一,歉意值10刀
据CBC News报道,Uber方面并不认为客服做法不妥,称其遵循公司的操作指南,旨在保护所有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并在声明中强调保障每一个使用该平台的用户安全是公司首要任务。
发言人在声明中写道:“我们认识到这种情况对家庭来说是多么痛苦,并感谢孩子安全地与父母团聚。我们立即启动了此事的内部审查,寻找改进流程和支持系统的机会。”
漂亮话掩盖不住Uber客服的“没人味儿”和“摆烂”。坦白讲,即便不能向乘客透露司机的电话,客服是否可以充当信息中转的角色,协助联系司机?明明是稍加变通就可以快速解决的问题,却让Julia母女被恐惧硬控两小时,让警方大费周章。
CBC News报道显示,Uber方面透露,是客服建议乘客联系警方,和警方沟通后,公司方面也立即通过了紧急披露的方案。
然而,警方向CBCNews证实,寻找女童和司机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得到Uber的帮助。
科技分析师Carmi Levy指出,Julia的遭遇是当今零工经济一个典型反面案例。Uber这类平台为了提供更低成本的体验,大刀砍向了传统客服服务。
的确,Uber客服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冷漠和不作为,让小编想起很久以前在国内的某电商平台维权时,对着AI客服鸡同鸭讲,无语到血压飙升的经历。在AI技术的狂飙突进的今天,恐怕换成一个AI客服都比Julia遇到的这位懂得提供情绪价值!
Levy点破问题要害,Uber这类零工经济平台,保持效率和成本效益的代价就是,“如果出了问题,不再是打个电话就能解决这么简单。”
讽刺的是,Julia随后收到了价值$10的打车代金券。
这当然不是她和孩子那一夜经历痛苦和恐惧的全部价值。但或许,这是Uber早已为客服“失灵”计算好的成本损耗。
来源:温房网综合CBC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