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报道:家住BC省的克里斯·兰珀萨德(Chris Rampersad)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辛苦攒钱买下的房子,有一天会被政府估价为2加元——土地1加元,房子1加元!而就在一年前,这套位于奇利瓦克湖路(Chilliwack Lake Road)的房产还价值78万加元。这一切的转折点,源于2021年那场席卷BC省的暴雨。
在2021年11月那个狂风暴雨的夜里,兰珀萨德在凌晨两点四十五分开车离家,到下午三点才拖着疲惫身体回到位于奇利瓦克湖路的老房子,结果发现山坡上滚下来一小片泥石流,就停在离他家门口五米外。
幸好房后只有点泥水和倒树,房子没受大伤,他还松了口气。可好景不长,第二天皇家骑警来了,硬逼着他撤离,说随时可能出现巨大的山体滑坡。
不到一年,兰珀萨德被叫到奇利瓦克市政厅,面对一桌十几位省府和大菲沙河谷地区的官员,听到最噩耗:地质报告认定他的家已经无法居住。
2024年,他从省府拿到的估价只有两块钱,土地1块,房子1块!而前年,这块地还估值78万。
更令人心寒的是,省府说不可能提供任何经济援助。紧急事务和气候应对副部长塔拉·理查兹(Tara Richards)在信里写道:“我知道这不是你期望的结果,收到这样的消息一定很难接受。”
她建议兰珀萨德赶紧搬走。与此同时,和他同样面临高滑坡风险的另外五户人家,也被同样待遇,估价大跌,却没人帮买断。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省里的灾难援助项目只补房屋受损,却不赔土地侵蚀,滑坡本身也不在理赔范围里。
尽管联邦为2021年那场暴雨灾害投入了34亿加元,省里却坚持“买断是市政的责任”。
专家们指出,政府之所以不愿买断,一是怕开先例,面临更多潜在买断诉求;二是土地滑坡风险在全省各处都有,成本可能动辄上亿。
多伦多约克大学灾害管理副教授格伦·麦吉利弗雷(Glenn McGillivray)分析,这种顾虑在BC尤为严重,因为山坡、沟壑太多,随时有危险。
其实,BC省曾在2009年、2011年、甚至2018年大洪水后,都出手买断过受灾房产:那时省府给大福克斯地区63处房屋拨了1700万加元,公路管理局也花100万在兰珀萨德家几公里外买下土地,用来防范泥石流。
但这一次,过去的模式被省府一笔勾销,留给当地政府和居民自己扛。大菲沙河谷地区行政总监詹妮弗·金尼曼(Jennifer Kinneman)干脆回信:“买断是省里的决定。”
为了避免更糟,地区政府近日斥资50万聘请BGC工程公司做详尽的山坡稳定性评估,预计2026年出报告,提出预警系统、防护工程乃至“受控撤退”(即买断搬迁)等方案。
兰珀萨德如今和妻子暂住阿博茨福德,偶尔回原处看看。他说,自己当年省吃俭用攒了十年才买下这套1979年建的家,一度梦想在门前的大树上挂灯过圣诞;如今只能隔着斜坡看着校车飞驰而过,心里像刀割。他保持乐观,可焦虑和抑郁还是时不时袭来。
代表河谷六户的地区选区主任派蒂·麦卡霍尼克(Patti MacAhonic)几个月来四处奔走,找省长、找部长,统统碰壁。“他们应得公平的解决方案,这群人情况太糟糕,从来没被好好对待过。”她说。
如今,各方都在打“甩锅”——省说是市政责任、市政说是省里决定——房子却该值的那78万,再也回不来了。
来源: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