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加拿大官宣承认“印度春节”!全城沦陷:蜡烛点门口、烟花朝人群炸、全民疯狂!

据温房网综合CBC报道:在世界各地欢庆排灯节(Diwali)的第一天之际,多伦多的庆祝方式尤为特别——市长邹至蕙(Olivia Chow)亲自官宣,将10月20日定为“排灯节日(Diwali Day)”。这也是多伦多史上第一次官方承认排灯节为城市节日。

排灯节又称“光明节”,是印度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的重要节日,寓意“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恶”。

7ybxv

节日期间,人们会在门前点亮灯火,燃放烟花,举办聚会和宴席,共同庆祝希望与团结。也被誉为印度的“春节”。

邹至蕙表示:“庆祝彼此的文化至关重要,它能培养多伦多人的归属感。这不仅是唱歌、跳舞和美食,更关乎归属感,关乎对我们城市及国家身份的认同。”

除了邹至蕙,卡尼也在安省布Brampton的一个排灯节庆祝活动中点燃蜡烛,并表示:“在加拿大,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开车去上班、去寺庙、回家,夜晚能够安枕无忧。”

这是他上任以来,首次出席排灯节庆典。

mw3jw

与此同时,在南亚裔人口密集的Brampton,Sesquicentennial公园也举办了家庭友好的排灯节庆典,现场气氛非常热闹,还安排了烟花表演。

0qmc9

1oel1

(照片来源:小红书)

有现场观众昨日上传了烟花表演视频,并吐槽“质量只能说一般”,好几个都是地上朝着人群炸的。

lpena

w5qc8

(照片来源:小红书)

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人欢喜有人忧,就在官方欢庆排灯节之际,不少居民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担忧。

昨日一则获数百评论的热帖中,发帖人表示回家时发现邻居在公寓房门前点燃排灯节蜡烛,火苗距离门框和地毯仅一步之遥,不禁直呼:“感恩老天眷顾,家还在!”

08tq3

(照片来源:小红书)

网友A着急提醒:“快找楼里的security啊,这要是点着了直接完蛋。”

楼主回应称已经联系过保安,但邻居态度恶劣,一直摆脸色、翻白眼。虽然保安态度友好,但由于与邻居属同一族裔,问题最终未能解决。

xq9c6

网友B看到这里感叹:“之前有一年过年,我在家门上贴了对联,被楼管敲门要求撕掉。我好声好气地说正在忙,一会儿就处理,结果她二话不说直接动手撕。我问她凭什么动我东西,她说公共区域归楼里管,是她的权利。我反问:‘圣诞节别人门口挂装饰一个月你怎么不管?’她却说没看到。”

 

这点确实让华人们感慨:“如果贴春联也能如此被物业接受就好了。”

g9vlj

网友C附和:“中国人来加拿大入乡随俗、奉公守法,印度人来这儿却什么都要按自己的方式来,还想把加拿大法律改成自己那一套。加拿大就是太软了,遇到坏人就讲人权,遇到好人就各种讲法律。”

p1gpm

还有网友表示,在公寓里点蜡烛实在太危险了。地毯、门框这些地方一旦遇火就容易引燃,火势蔓延快,一旦出事整栋楼都难保安全。

有人提及:“香港前几年就因排灯节蜡烛引发火灾,导致8人死亡、11人受伤。”

j15pz

dhb0h

不过,也有居民分享了正面的例子。

一位网友提到,自家印度邻居使用的是电子蜡烛,刚开始还误以为真着火,走近才发现是仿真装饰。

这条分享下,网友们也是该夸就夸,纷纷称赞:“这素质真算高了!有一说一,这种邻居挺好的!”

z41jm

(照片来源:小红书)

忽视安全的庆祝方式

在公寓门口点燃蜡烛已足够令人担忧,而类似的消防安全问题甚至出现在了幼儿园中。

一位华人博主发帖称,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时,一进门就愣住了——所有老师都穿着统一的民族服饰,连几个小朋友也被打扮成相同风格。

博主无奈表示:“孩子还没学会万圣节和圣诞节,倒先学会了怎么做Rangoli(印度传统彩粉地画)。”

她还补充说:“老师居然在孩子面前放仙女棒,这种烟花对小孩来说太危险了,我真的傻眼。”

g53ra

去年,一位印度移民也在Reddit上发帖,提出了一个直接的问题:为什么加拿大国庆日的烟花有固定时间和集中观看点,而排灯节的烟花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意燃放?

他抱怨称,在许多印度裔聚居的社区,烟花整夜此起彼伏,从街头巷尾到居民后院,噪音不绝于耳。他认为这不仅扰民、污染环境,更让加拿大显得“对某一群体格外宽容”,甚至怀疑政府是为了选票而纵容这类行为。

他还提到,印度国内在排灯节前庆祝“十胜节”时,焚烧塑像、燃放烟花已造成严重污染,如今这种现象被原封不动地带到加拿大。他呼吁:“该节制就节制,让加拿大重新干净起来。”

jri87

说到底,过节是件好事,但不能只顾自己尽兴。大家同住一栋楼、一个社区,彼此体谅才是真正的节日氛围。

来源:温房网综合CBC, 小红书, Hindustantimes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itop366.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