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报道:温哥华高端社区Shaughnessy一栋8000平方英尺的华人豪宅,最近因房东驱逐租客的官司闹得沸沸扬扬。房东陈曦(Xi Chen,音译)因没有及时搬进被腾空的房子,被裁定恶意驱逐租客,要赔偿整整8.2万加元,引发广泛关注。然而戏剧性的是,这个故事如今又迎来了反转!法院裁定听证会“对房东不公平”,案件将发回住宅租务处重审。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2022年9月,租客麦克莱伦(Neal McLennan)突然收到通知,要求他在2023年1月15日前搬出,原因是房东陈曦本人打算入住。
这种理由本是合法的——只要房东或家人确实计划在合理时间内入住且至少住满半年。然而麦克莱伦一家搬走后,却发现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从2023年1月开始,这栋位于Cartier Street的大宅子似乎一直空着,大门紧闭,垃圾桶纹丝不动,庭院里的游泳池更是荒废成了“沼泽”,就连原本属于麦克莱伦家的旧露台家具都还孤零零地摆在院子里。
麦克莱伦更离谱地发现,这栋房子竟然在6月就获得了短期出租许可证并挂牌出租。种种迹象表明,陈曦当初的“自住”理由,疑点重重。

尼尔认为,房东根本无意自住,驱逐他只是为了涨租金或另作他用。愤怒之下,向住宅租务处提出申诉。
面对指控,陈曦辩称自己确实在2023年2月入住,只不过当时主屋正在装修,她暂住在后院的小屋。她还提交了照片、水电账单、外卖订单和短信记录作为证据。
但租务处的仲裁官认为,尼尔提供的证据更可信,认定陈曦并没有真心入住房屋,属于典型的“恶意驱逐”,根据BC省法律,判决陈曦赔偿租客一年的房租,总计高达82,380元(每月6,865元)。

这笔巨额赔偿让事件迅速引起各界热议。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陈曦咽不下这口气,直接上诉到BC省高等法院,称仲裁过程中存在明显不公平对待。
她觉得自己冤枉,理由有两条:一是租务处的听证时间太赶,她没发挥好;二是她有个证人压根没机会说话。
一名本应出庭作证的重要证人在仲裁电话会议开始前却被要求暂时离开,结果后来竟然再未被召回作证。
法官安妮塔·陈(Anita Chan)指出,这名证人被排除的情况“令人担忧”, 反观麦克莱伦那边,他的妻子阿曼达·罗斯(Amanda Ross)却顺利参与作证,这显然对房东不利。

不过,麦克莱伦这边也不甘示弱,说仲裁官又不是房东的保姆,没义务提醒她叫证人。
可法官不这么看,法官认为,仲裁过程中房东的辩护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而如此重大的经济赔偿裁决必须确保双方程序公平。因此,法官决定将案件重新送回住宅租务处,再进行一次公正的听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BC省的《住宅租赁法》,类似的恶意驱逐赔偿金额在2022年7月大幅上涨,从此前的2个月租金一跃增至12个月租金。
在短短两年半内,已有超过2200名租客提出类似申诉,控诉房东虚假驱逐以谋取更高租金,问题颇为普遍。
目前,这起备受关注的豪宅纠纷事件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审理,到底是租客权益的胜利,还是房东将成功扭转败局?
目前,双方均未对重审发表进一步评论。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豪宅驱逐战还远未落幕。
来源: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