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券商,也没有牌照,却能以“投资俱乐部”名义向身边人募集资金。据温房网综合Richmond News报道,列治文一名男子陈某(Richard Yung Shyang Chen)因多次参与证券销售行为,最终被BC证券委员会(BCSC)指控违反证券法。
据BCSC于2024年3月21日发布的媒体通告,陈某被指控违反《BC省证券法》中的“准刑事”条款。

现年37岁的陈某面临两项指控:一项是涉嫌非法交易证券,另一项是涉嫌在没有招股说明书的情况下分销证券。被指控的行为于2017年和2018年在本拿比发生。
目前,BCSC刑事调查部门正对陈某进行调查后指控起诉。陈某已于去年9月正式被提审,目前正由温哥华省级法院主审此案。

陈某回应前后矛盾
7月3日,陈某在庭审中表示,他曾对与周某的合作产生严重怀疑,称自己之前向一处房地产项目投资$10万元,却发现资金被挪作他用。
他怀疑周某挪用资金“花在朋友、女人和酒水上”,并于2019年4月匿名向BCSC举报此事。
对此,检察官出示了几张活动照片,其中陈某赫然在场。
当被问及2018年1月是否为周某工作时,陈某最初表示自己是以投资人身份受邀,随后改口称“现在,没有”。
最终在法官的追问下承认“是的”,他确实当时在为周某工作。
庭审随后转向陈某在World Financial Group(WFG)的经历,他自2016年起担任共同基金交易商并从事保险业务。
检方指出,在一份利益冲突申报表中,陈某曾勾选“不适用”。
对此,陈某辩称:“我没告知WFG,因为我不认为被骗也算一种就业”。在进一步质询中,他改口称自己已于2018年向WFG报告过自己为周某工作的情况。
该案件于2025年5月开庭,将在7月4日结束证人证词阶段。
根BCSC称,发现违法BC证券法可能会导致监禁、缓刑或赔偿令等处罚。

BC证券案件频发,投资者如何自保?
近年来,BC省接连出现未经注册分销证券的案件。
2024年以来,BCSC已对多起“熟人推荐”“内部项目”类的非法投资活动展开调查。多数受害者以为是机会,结果却是骗局。
2024年10月,BCSC指控一家位于BC省的大麻公司及其关联人士在2018-2019年间非法分销证券(非法未经招股说明书推销,共筹集$316,100元),多达22名投资者受影响。

2025年4月,BCSC还对温哥华一家公司及其虚拟加密资产展开调查,指控其未注册即非法分销证券,向投资者筹集高达$330万元。
该公司同意缴纳全部筹资金额用于赔偿,并终止相关业务。

2025年5月,BCSC指控一位BC居民及其关联三家公司在2019-2022年间非法进行OTC市场的证券交易(总额$3810万元),且也是未注册申请、无牌运作。
这些案例显示,非法分销证券的形式日趋多样:从传统房地产项目、OTC市场,到打着“加密货币”旗号的新型金融产品,不法分子正不断利用信息差与人际信任设下陷阱。
受害者多数为非专业投资者,常因缺乏合规知识,最终蒙受巨额损失。

BC省居民在进行任何投资前,务必警惕以下几点:
1. 查验在证券从业资格:登录bcsc.bc.ca核实对方是否持牌
2. 拒绝“私下账户”操作或现金交易
3. 不签协议不投钱,越隐秘越危险
4. 别被“保本稳赚”“内部渠道”诱导
5. 遇疑及时举报,BCSC提供匿名检举通道
投资是一场信息与判断的博弈,信任不能代替调查,关系不能代替监管。每一个看似“熟人圈子”的机会,都可能藏着风险。擦亮眼睛,守好钱包,从你我做起。
来源:温房网综合BIV, TRICITY NEWS, BC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