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新网综合报道:关税战才刚拉开序幕,加拿大的大公司已经扛不住了!裁员潮来得又快又猛,数千名工人眼看着饭碗不保,日子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特朗普近期掀起的关税风暴,令依赖跨境贸易的加拿大公司措手不及,不少企业被迫暂停生产甚至大规模裁员。
这些公司们像是被扔进了风暴中心,裁员、停产、缩减规模,成了他们眼下唯一的自救办法。最近几周,多家加拿大巨头宣布裁员,背后的故事让人唏嘘又无奈。
先说说汽车行业的“重灾区”,首当其冲的是位于安省英格索尔的通用汽车CAMI装配厂。
因BrightDrop电动货车销量低迷,通用汽车周五宣布,工厂下月起停产至10月,复工后产能减半,近500名工人将无限期失业。
2024年BrightDrop在加美销量仅427辆和1529辆,远低预期。工会批评通用汽车忽视工人价值,市长佩特里承诺协助被裁员工。
其次是汽车行业巨头Stellantis,直接被关税砸懵了。
这家全球汽车制造商宣布,由于美国对加拿大进口汽车及零部件施加的新一轮高额关税,位于安大略省温莎市的装配厂将在4月7日和14日暂停生产两周。
该厂主要生产Chrysler Pacifica、Voyager和道奇Charger Daytona等热门车型。这次突如其来的停工,直接影响到3200名工人的日常生计,许多家庭因此面临经济困境。
不仅加拿大工人,美国本土与之相关联的五家工厂内约900名工人也因生产中断而被迫暂时失业。关税大战波及范围之广,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Stellantis公司表示,如果情况能够及时缓解,温莎工厂预计将在4月21日恢复生产。
然而,汽车制造业只是被关税风暴席卷的冰山一角,位于大温Delta三角洲的家具制造商Prepac公司也未能逃过这一劫难。
近日,Prepac宣布裁员超过170人,并决定将生产线彻底搬迁至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此次裁员意味着结束Prepac在加拿大近半个世纪的制造历史。
Prepac公司CEO尼克·博齐基斯(Nick Bozikis)强调,公司做出迁厂决定的时间远早于此次关税事件,但加拿大私营行业工会Unifor却对此强烈反驳,指责该公司是借关税事件为转移生产线找借口。
工会主席拉娜·佩恩(Lana Payne)直言不讳地批评道:“Prepac及其私募股东的这一举动根本就是贪婪行为,是借机将生产搬至美国。”该厂工人已接到通知,预计将在今年5月前全部被裁。
与此同时,科技领域也深陷关税战泥潭,位于温尼伯市的自动化机器人公司Eascan Automatic近期同样传出裁员消息。
这家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研发的公司表示,自关税政策公布以来,许多客户不得不暂停甚至取消了原本已经计划好的自动化项目,导致公司业务量骤减,经营状况恶化。
公司透露,今年2月底已经裁掉近三分之一的员工,其中不仅包括大量技术人员,还有不少行政人员受到波及。此外,铝材等原材料成本暴涨,也成为了企业和客户共同面临的难题。
据公司透露,仅铝材价格预计上涨近50%,这种剧烈的成本波动导致许多企业纷纷推迟大型投资,产业链上下游公司都苦不堪言。
关税政策的出台原本是特朗普政府为保护美国本土企业利益的手段,然而实际上却给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北美地区企业带来沉重打击。
如今,因关税问题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已严重影响到整个北美产业链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受到波及的企业不得不暂时放缓甚至终止生产计划,不少员工更因此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保护美国本土就业岗位的做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损害了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众多公司利益。加拿大与美国的供应链高度融合,任何一方受损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面对突如其来的失业困境,受到影响的加拿大员工和他们的家庭都陷入焦虑之中。他们只能期盼两国政府能够尽快回到谈判桌前,早日达成共识,化解关税冲突。
然而,现实的困难依然摆在面前,这场贸易风暴将持续多久?后续又将有多少企业和员工卷入其中?目前,这些问题仍然无人能够准确回答。
未来,加拿大的企业和工人们注定还要继续在这场艰难的经济风暴中前行,如何渡过难关,依旧是所有人心中最大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