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TV报道:近日,一份最新报告对加拿大移民政策能否留住推动经济发展所需的全球人才提出了质疑。
加拿大公民研究所发布的《漏水的桶》(”Leaky Buckets”)报告数据显示,每五名移民中就有一人在25年内选择离开,其中最高比例发生在五年内,而最可能离开的正是那些拥有高技能和高学历的移民。


该研究所首席执行官丹尼尔·伯恩哈德(Daniel Bernhard)直言:“联邦政府需要将资源从限制入境转向‘留住人才’,这符合国家利益。”
伯恩哈德用多伦多蓝鸟棒球队巧妙比喻:“队中只有弗拉基米尔·格雷罗(Vladimir Guerrero Jr.)一名加拿大球员。我们邀请亚历杭德罗·柯克(Alejandro Kirk)、乔治·斯普林格(George Springer)和博·比切特(Bo Bichette)来加拿大,不是为了施舍他们。我们邀请他们是为了让我们的球队更强大。我认为将这种思维更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将会非常有益。”
这份报告引发强烈反响。在不到24小时内,就有百余人回应了CTV新闻的采访请求,分享他们在加拿大找工作的经历。
许多在加生活十到二十年的移民表示,他们选择离开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潜能未获实现的感觉”。他们希望发挥专业所长,却在加拿大看不到这样的机会。

“流利不等于母语”
37岁的安基特·米什拉(Ankit Mishra)2006年持学生签证来到加拿大,在约克大学攻读数学。他先后获得三个学位,包括西安大略大学 IVEY 商学院的 MBA。
作为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经济学家,他曾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工作。

![]()
然而在申请加拿大工作时,米什拉却因“最微不足道的理由”被拒。2011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后,他本打算在此扎根。
“在蒙特利尔求职时,他们告诉我‘你的流利程度还不够母语水平’。”更让米什拉沮丧的是,潜在雇主常常不重视或不理解他国际经验的广度。“有一次面试,雇主竟然不知道经合组织是什么。”
米什拉曾在旧金山工作,疫情期间返回加拿大。目前他找不到稳定工作,正考虑重返美国。
“我选择告别”
31岁的凯利·博伊(Kelly Boyi)今年一月移居旧金山。这位尼日利亚出生的工程师形容自己是“怀揣更大抱负的雄心勃勃的移民”。
2013年,博伊来到加拿大学习机械系统工程。毕业后,他曾在核工业和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工作。2021年,他将父母担保到加拿大,随后两个弟弟也来到安大略省继续学业。

但近年来挫败感与日俱增,博伊发现在美国工作的朋友比他“进步更快”。
“归根结底,我厌倦了赚得比边境对面经验不如我的人少,同时还要支付高额税款,应对糟糕的住房市场。”博伊希望有一天能创办自己的公司,觉得在美国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但他始终珍视在加拿大的经历。
“加拿大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给了我第一份真正的工作、第一辆车、第一段认真的感情、第一处房产和一生的回忆。2023年,我自豪地成为加拿大公民。而现在,在2025年,我选择告别,因为我知道是时候开启人生新篇章了。”

“寻找更绿的牧场”
安吉·佩雷斯(Angie Perez)凭借奖学金在加拿大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据她计算,这些资助总额超过20万加元。
尽管拥有高学历,作为墨西哥拉丁裔移民,佩雷斯发现在这个充满种族主义和歧视的体系中找到高薪工作依然困难重重。
“如果不是因为我丈夫是加拿大人,且拥有比我低的资历却有稳定工作,我早就离开了。”
作为移民,佩雷斯认为她永远无法拥有与本地人同等的人脉网络。“当我终于参与职位竞争时,我的资历不被认可,报酬与本科生相同,或者被认为资历过高。”
39岁的佩雷斯现在担任癌症临床试验经理,但仍感觉未能充分发挥潜力。十五年前她离开墨西哥来到加拿大,希望用数据分析技能帮助解决医学难题,却至今未找到实现这一梦想的工作。

这些故事折射出加拿大移民体系中的深层问题。当这个国家努力吸引全球人才的同时,如何留住这些人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挑战。
从语言歧视到资历认可,从薪资差距到职业发展,移民们面临的障碍远比想象中复杂。
或许正如伯恩哈德所说,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的方法了,不仅要欢迎人才到来,更要为他们提供绽放的土壤。
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留住人才与吸引人才同样重要,这关乎加拿大的未来竞争力,也关乎这个国家对其移民承诺的坚守。
来源:多伦多生活综合
加国热点-itop366.com 加拿大新闻,温哥华新闻,多伦多新闻,蒙特利尔新闻,加国新闻,加国热点,加拿大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