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Global News报道,温哥华一名饱受“零元购”困扰的服装店主已经放弃向警方报案,转而通过社交媒体自行追捕小偷,并成功追回多件被盗商品。Sunan Spriggs经营时装生意,在温哥华和多伦多都有店面。多年来,两地的门店都盗窃频发。
其中温哥华市中心的店面在疫情期间,一年内3次被人砸碎橱窗玻璃。监控摄像头多次捕捉到有人偷盗店内商品,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搬走店内沙发。
就在Global News记者前往该店进行采访的当天,放在店门外台阶上的相机包也差点儿被人顺手牵羊。
在多伦多店,监控摄像头曾经在去年拍到一男一女偷走了一件$2000元的外套。24小时之内,Spriggs的一名顾客就认出这两人是她所在银行的客户,并表示如果Spriggs向警方报案,她愿意作证。
Spriggs随后将监控录像和热心顾客的信息交给了警方,但却被告知,由于盗窃金额不到$5000元,所以不是警方侦破的重点对象。
这样的经历多了,让Spriggs意识到“警察和司法系统保护不了小企业”。她转而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抓小偷——把监控录像挂到网上,窃贼可以自己在出(社)名(死)或者归还财物之间做出选择。
2022年,Spriggs在时装店的Ins账号下发布了一段监控视频——3名年轻女子从温哥华店里偷走了价值$3000元的连衣裙。视频对3名女子的脸进行了模糊处理,发布后不到24小时,这3个女孩儿就归还了偷走的裙子并道歉。
这成了Spriggs的常规操作——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面部打码的监控视频,给窃贼24小时的时间付钱或归还赃物。
这种先礼后兵式的最后通牒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效的,但也有例外。
在时装店的Ins账号下,可以看到不久前两名年轻女子在多伦多门店行窃的清晰视频。两人明显已经察觉到了监控摄像头的存在,但还是把$2000元的衣服塞进大衣里偷走了,而当时店主Spriggs就站在1米开外的柜台后面。
因为长年与窃贼打交道,Spriggs甚至总结出了温哥华与多伦多小偷的区别。
温哥华的窃案多是流浪汉和吸毒者所为,混乱而且冲动,赶上哪家店就砸哪家。
在多伦多则更多是有预谋有组织的偷盗。窃贼会谨慎地找机会下手,甚至分工合作,有人打掩护分散店员的注意力,有人实施盗窃。一些长罩袍和多伦多寒冷冬季里厚重的大衣尤其方便掩藏赃物。
Spriggs无奈地对记者表示,所有人都穿着大棉袄,非常宽松,塞点儿东西进去根本看不出来。
也有人指出Spriggs的做法有侵犯他人隐私之嫌。但到目前为止,她没有遇到任何法律问题,也没有人起诉她。
对此,刑事律师Kyla Lee解释说,人们有隐私权,但当涉及到分享在私人物业中录制的视频时,法律却很模糊。
“威胁”不付钱或者退回商品就在网上发布照片或者视频可以被视为敲诈勒索,但如果店家是试图追回被盗商品,那么可能会有合法的抗辩理由。
另外,如果被拍到犯罪视频的人一开始就违法了,就不太可能提起诉讼,因为他们担心事情进一步曝光会对自己的名誉造成更大损害。
Lee还认为,Spriggs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有绝对的把握那些人确实偷了东西,并且不会起诉她侵犯隐私权。
Spriggs确实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由于时装店的保险免赔额太高,出险还会导致第二年保费上涨,所以她无法使用保险来弥补商品被盗的损失。
另一方面,这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警察不为我们做任何事情,司法系统不为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就需要利用社交媒体来自己处理此事,防止他们窃取我们的财产。”
这么做也是对潜在小偷的警告:不想名声扫地,就别打我家店的主意。
Spriggs认为,事实已经证明社交媒体是解决持续发生的盗窃行为的有力工具。而省级隐私法阻止一些公司发布明显犯罪活动的安全视频是荒谬的。
“这真的令人沮丧。为什么我们要给予罪犯比真正守法纳税的公民更多的权利呢?”
Spriggs的做法也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毕竟盗窃猖獗、世风日下是所有人都不乐见的。
来源:温房网综合Glob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