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温油价飙回180!专家预警或要冲上190?碳税压根没废,成本全加回来了!赶紧加油!

据温房网综合报道:最近大家出门时有没有注意到,油价突然开始猛涨?

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一直关注油价的小伙伴们就发现:上周周中的油价还在155-165分/升之间波动,两天前突然涨到了178分/升,而周二早上,大温地区普遍加油站的油价已经突破180分/升!油价在前一宿上涨了9分/升!

65nfu

不少网友更是后悔表示:“早知道就在油价还是168分/升的时候加满了!”

hkxo6

的确,根据Gas Buddy网站的数据(截稿时间),目前大多数加油站的油价处在180.9分/升至182.9分/升之间。

ts228

虽然仍有少数加油站维持在180分/升以下的价格,但这样的加油站在大温已所剩无几。

6zx8h

当然,在菲沙河谷地区——像阿伯茨福德(Abbotsford)和米逊(Mission)等不受运输联线(TransLink)每升18.5分附加税影响的东部区域,平均油价仍略低于158分/升。而大维多利亚地区的油价也相对较低,保持在167分/升左右。

那么,这种高油价只是暂时的吗?

很不幸,并不是。GasBuddy的分析师Patrick De Haan预测,在未来一两天内,普通汽油价格可能还会每升再上涨5-10分。

涨价原因

此次的油价上涨并非空穴来风。UBC能源学教授Werner Antweiler将此次涨价归因于驾驶季节结束带来的常规季节性波动。

Antweiler表示:“九月初(劳动节)通常是驾驶季节的结束,炼油厂可能开始调整燃料配比。”

他也指出,挂牌价格(即燃料供应商支付的批发价)上涨了约7分,但“并未获悉任何可能导致价格上涨的上游供应问题或中断事件,同时横山输油管道也不存在运力限制。”

jolz7

另一方面,Patrick De Haan则认为,此次涨价源于美国西海岸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当地炼油厂开始进入关停阶段,例如南加州一家炼油厂不久前已永久关闭;与此同时,加州其他炼油厂也进入了定期维护周期。

Haan进一步解释:“加州目前仅有11家汽油生产炼油厂,到今年年底这一数量将降至10家。而随着北加州另一家炼油厂即将永久关闭,明年产量还将继续下降。因此从长期来看,前景并不乐观。”

不仅大温地区油价上涨,整个太平洋西北地区的油价都在悄然攀升。

 

ipci9

尤其是在加州环保政策日益收紧的背景下,一些炼油厂因寻求出售业务,可能面临更多停产。

由于加州炼油产能的下降,BC省将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燃料,因此油价仍将保持“波动”态势。

再加上加元贬值,仍可能推动汽油价格进一步上涨。

不过,此次的涨幅在短期内,也是有望缓解。Haan表示:“冬季气温下降将降低用油需求,而华盛顿州一条输油管道预计将恢复运营,届时会有所降低运输成本。”

碳税2.0也影响油价?

除了专家分析之外,不少网友也认为,碳税2.0(CFR)是此次油价上涨的影响因素之一。

这一推测也是合理。与旧碳税制度,直接对每升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加税的政策不同,碳税2.0并不是直接提高油价,而是对能源生产商和炼油商提出减排要求。

3zqkt

具体来说:生产商必须使用更低碳的燃料(例如掺混乙醇或可再生柴油)或投资清洁技术;若无法达到减排目标,则须购买“积分”或碳信用额以符合法规。

但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这些新增的合规成本,通常还是会被生产商通过提高油价,转嫁回到消费者身上。

目前尚不清楚CFR对汽油成本的具体影响有多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早些时候联邦政府取消旧碳税时,油价每升相应下降了约17分——而旧碳税原本还计划逐年上涨,直至2030年达到每升37分。

并且,博励治 (Pierre Poilievre)也在本月引用了一份预算官员报告,并称碳税2.0到2030年可能会让油价每升上涨最高17分,相当于卡尼此前废除的碳税,就是一个障眼法。

uv4d2

换句话说,旧碳税是“明着收”,而碳税2.0则是“暗着涨”。

怎样减少油费支出?

既然油价上涨已成事实,普通车主该如何有效省油呢?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省油驾驶建议,帮助我们应对:

    • 温和加速:避免急踩油门,平稳提速可有效降低油耗。
    • 保持稳定车速:尽量将车速维持在50-80公里/小时之间,这是大多数车辆的最经济油耗区间。

shw1u

    • 提前松油门减速:多利用滑行方式减速,减少不必要的刹车。
    • 避免长时间怠速:停车等待时间较长时,建议熄火以节省燃油。
    • 减少不必要的负重:及时卸下车上非必需的物品,减轻车辆负担。
    • 减少使用空调和大功率电器:酌情使用车内用电设备,降低发动机负荷。
    • 尽量减少全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的使用:在常规路况下,优先使用两驱模式以节省燃油。

来源:温房网综合Vancovuer Sun、City News、 Gas Buddy、Financial Post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itop366.com@gmail.com,谢谢!